“超级细菌”盯上ICU?别慌!家属这样做,让探视更安全
重症监护病房(ICU),生命与时间赛跑的地方。这里的患者免疫系统极度脆弱,包括“超级细菌”在内的多重耐药菌正虎视眈眈。每一次探视,都承载着爱与牵挂,但你的一个小动作,也可能成为病菌传播的途径。
重症监护病房(ICU),生命与时间赛跑的地方。这里的患者免疫系统极度脆弱,包括“超级细菌”在内的多重耐药菌正虎视眈眈。每一次探视,都承载着爱与牵挂,但你的一个小动作,也可能成为病菌传播的途径。
你敢相信吗?在我们以为抗生素能“包治百病”的时代,细菌却悄悄进化成了疯狂怪兽。根据《WIRED》杂志最新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刚刚发布的《全球抗生素耐药性监测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现实:2023年,全球每六例实验室确诊的细菌感染中,就有一例对抗生
大家好,我叫马迎飞,来自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非常高兴能够来到格致论道,给大家分享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知识。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超级细菌的克星——噬菌体。
年迈的父亲或母亲,因为一次跌倒骨折、或一次急性的心血管疾病,被送进了医院。经过治疗,原有的疾病似乎控制住了,但很快,新的麻烦来了:高发烧、精神萎靡,然后被查出了肺炎、尿路感染,甚至更可怕的——被多重耐药菌(“超级细菌”)感染。
研究发现,人类双手可能附着数十万计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这些微生物中,不乏致病菌,例如痢疾杆菌、手足口病毒、流感病毒、诺如病毒以及各种“超级细菌”等。在多种疾病的传播过程中,双手往往扮演着重要的“媒介”角色,通过接触传播疾病。
世界正面临一场静悄悄的医疗危机。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实:在未来25年内,抗菌素耐药性预计将导致全球3900万人死亡,而人类对抗这些"超级细菌"的武器库却在急剧萎缩。目前全球仅有90种抗菌药物在研发中,其中只有15种具备真正的创新性,
为了搞清这些“U盘”是如何把普通细菌变成“超级战士”的,来自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巴斯大学和英国卫生安全局的科学家们,翻出了从1917年至今的细菌样本——那时抗生素还没被发现。他们分析了来自六大洲的四万多个质粒,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庞大的细菌“家谱”。相关成果发表于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令人惊心:至2050年,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将致使3900万人丧失生命,此数目比诸多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比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这三种传染病一年的死亡人数总和都多。
2024年9月,《柳叶刀》杂志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从现在到2050年,抗菌素耐药性将直接导致全球3900万人死亡。
你还让AI帮你写作业、画图吗?那都已经过时!当下的AI,已然悄悄掌握了更加厉害的技术——制造病毒。目前来说我们无需担忧,此病毒不会传染给人,它只做一件事:精准消灭细菌,比如让人拉肚子的大肠杆菌。
根据一项近日发表在bioRxiv预印本服务器上的新研究,一个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AI首次设计出能杀死生命的病毒,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根据一项近日发表在bioRxiv预印本服务器上的新研究,一个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AI首次设计出能杀死生命的病毒,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过去一周,成都创投市场仍然保持较高的活跃度,尤其是传统优势产业生物医药,贡献了绝大多数的新增融资事件,其中还诞生一笔“生物医药+机器人”融资,来自四川博恩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恩思”),由四川产业基金旗下四川协同振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全球引发皮肤感染、手术并发症甚至败血症的头号元凶之一。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这种细菌也逐渐演化出耐药版本,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更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最紧迫威胁之一。
一项跨越百年时光的科学追踪终于揭开了现代医学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的神秘面纱。通过分析从1917年至今的4万多个细菌质粒样本,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推动全球抗生素耐药性危机的并非成千上万种不同的遗传结构,而是极少数"超级质粒"的疯狂扩散。这些微小的
给大家总结了关于抗生素的 3 个真相。快转发给你关心的人,希望大家都能科学安全用药、健健康康:1. 抗生素不是消炎药,抗生素也不能包治百病。抗生素的目标是细菌,而且只是特定类型的细菌。对于绝大多数由病毒引起的感冒、流感等常见病,以及发烧、咳嗽等症状,它没有治疗
此次屠呦哟及其团队回应的问题,即是在中南半岛部分地区,比如柬埔寨、泰国、缅甸、越南,发现当利用青蒿素来对抗疟疾的时候,导致疟疾发生的疟原虫被清除的速率出现下降,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这说明什么呢?
40℃高烧不退、一天腹泻十几次、多重抗菌药物失效……27岁的小李(化名)在国外出差返深后感染耐药伤寒沙门菌引发败血症,经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最终成功战胜这场“生死考验”。
40℃高烧不退、一天腹泻十几次、多重抗菌药物失效……27岁的小李(化名)在国外出差返深后感染耐药伤寒沙门菌引发败血症,经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最终成功战胜这场“生死考验”。
家里的小孙子一咳嗽,刘阿姨就紧张起来:“医生,这个是不是要赶紧吃点头孢?”她甚至会到药店,直接喊一包“消炎药”带回家。可症状不但没见好,孩子反而肚子疼了起来。这样的场景,在许多中国家庭里并不罕见。